院長的管理視角看國考(三):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之比
不是每一個國考績效指標都需要獨立觀測和判斷的。
有些指標是可以獨立分析和觀測的指標,比如門診量。而有些指標則是需要和其他指標放在一起才能進行分析判斷的,比如門診人次數和出院人次數之比。
院長作為一個全局的管理者,不僅要明察秋毫影響醫院的每個關鍵因素的變化趨勢,更重要的是要掌控整體的發展方向和節奏,讓醫院的整體發展與資源相匹配,要不斷地適應今天快速多變的社會環境變化。
因此,選擇哪些指標可以用來衡量評估醫院的全局發展,并且如何解讀這些指標所代表的運營狀況含義,是院長們需要特別深入思考的。國考績效的很多指標,都不是單一孤立的,需要的是與其他指標進行對照分析,才能更好地幫助院長們思考自己的醫院定位和發展空間。
今天,我們分析第三個專題指標: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之比
單純從數學的角度看,這個指標由二個指標決定:
門診人次數:掛號門診人數越多,指標就容易增大
同期出院人次數:出院人次數越多,指標就容易減小
但是院長真正關心的是:我該怎么觀察和分析這個指標背后的含義。
所以,我們需要從管理者的視角進行分析:
1. 動機:我們的目標是什么?
2. 路徑:從哪里開始,如何查找線索?
3. 方法:如何解讀指標背后的含義?
4. 策略:如何做出適當的管理策略?
01
動機:我們既要確保增長,又要確保提升醫療高度
這個指標從國家考核的角度看,是為了監測和推動三級醫院向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轉變,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復診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門診,分流慢性病患者,發揮在醫學科學、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引領作用。
顯然,院長并不需要單純去分析這個指標。
每個季度,院長們可以結合一些相關聯的指標(比如門診增量、下轉患者人次數、病種結構、床位周轉率等),評估預測醫院完成醫療服務量的均衡變化趨勢,共同確定醫院在這個指標的適合范圍和相應策略:
1. 我們醫院的門診量是否保持在適度的范圍內
2. 我們醫院的病種結構是否合理,更有利于提升技術
2.我們醫院的手術效率和床位效率是否需要提升?
管理提示:越是優質的醫院,越要重視手術人次增長率>住院人次增長率>門診人次增長率,而不是相反。
02
路徑:和哪些指標一起分析
影響這個指標的主要相關因素是:醫療技術水平、門診的病種結構和床位管理效率。
第一個因素是醫療技術水平。這個因素是根本,醫院醫生的醫術水平越高,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患者來就診,否則不管是門診量,還是住院人數,都會下降,即便是比值適中,但最終影響的是整體醫院收入和發展空間。反映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指標通常包括患者總人數的變化、下轉患者人次數、三四級手術占比、人員中高級職稱比例等,而改進這個因素是一個長期投入的堅持過程。
第二個因素是門診的病種結構。門診量大,固然也會帶來更多的住院量,但是并不一定都對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就有利,特別是對一些普通的常見病,雖然量大,但是同時還會消耗醫生們的大量精力和時間,增加后勤的管理成本,甚至影響到藥耗占比等一系列其他指標,因此病種結構變化是非常需要管理者緊密監控的。
第三個因素是手術和床位的管理效率。手術安排合理、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高,則意味著同期出院人數會增加,這個指標值就會降低程管理就要更加精益化,否則干的越多,反而風險越大。
03
方法:如何進行數據分析
這個指標是一個需要其他指標配合來分析的數據,特別是與全院患者總量的變化狀態一起配合來進行評估:
(1)在全院患者總量同期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這個指標越高,反映出當前門診服務量大,這個時候需要結合看看全院收入結構是否保持合理,或者病床周轉率是否合適,以幫助判斷當前醫院各個科室的醫療服務是否存在門診量過大而住院疑難重病治療不足的情況
(2)在全院患者總量下降的情況下,如果這個指標和同期相比偏低,則需要進一步查看門診量是否存在較大的下滑,特別是專家門診量的變化。當然,如果病床周轉率的提升會增加同期出院人次數,勢必導致這個指標值減小。
(3)在全院患者總量上升的情況下,如果這個指標和同期相比變化不大,則說明當前醫院的患者結構基本平穩,只需要觀察一下全院的醫療服務收入和結余增加是否符合預期即可。
04
策略:應該采用什么合適的管理決策
院長關注指標的變化,最終目的是為了決策,做出最佳的管策略。
每個院長在醫院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可能面面俱到,關鍵是要如何確保整體最優化。
今天,超大醫院和區域中心醫院的優勢在于流量充足,人才儲備相對充裕,重點關注的是技術實力、運營的效率和效益是否能進一步提升,并且加強自身的社會和政治位置,它必須承擔很多相應的社會責任。所以,需要管理者在每個季度,關注一下這個指標的變化狀態,能否能說明醫院的患者結構趨于合理,一些常見普通疾病的分流轉移是否流暢,部分落后的科室住院患治理效率和水平是否有所提升。
對于一些中型醫院或專科醫院,提高患者總流量是比較關鍵的,因此這個指標并不是需要特別關注的。當然,如果醫院的患者總量保持增長的情況下,住院患者比例越高,越反映醫院的重大疾病治理能力越有所增強,醫院的總收入也保持增長。
管理提示:國家對醫院的綜合績效考核的各項指標,都代表了國家的管理意志和政策導向,因此院長們需要的是能透過指標,來確定自己的管理策略是否符合大勢,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不是每個指標都需要追求最優的,而應該是你的醫院整體發展達到最優。
<文章轉載自健康界,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